夜泊遇雪

· 成鹫
严城吹角晚栖鸦,野客扁舟归兴赊。 隔岸冻云迷浦溆,满船寒雨湿袈裟。 萍踪自断随风力,蓬鬓知难避雪花。 便把生涯问渔父,明年相继学浮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 吹角:吹响号角。
  • 晚栖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 野客:指诗人自己,意指在外的旅人。
  • 扁舟:小船。
  • 归兴赊:归家的兴致淡薄,赊指稀少。
  • 浦溆:水边。
  • 袈裟:僧人的衣服。
  • 萍踪:像浮萍一样漂泊的踪迹。
  • 蓬鬓:蓬乱的鬓发,形容不修边幅。
  • 浮家: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戒备森严的城池在傍晚吹响号角,乌鸦也归巢了,我这漂泊在外的旅人乘着小船,归家的兴致却很淡薄。对岸的冻云迷蒙了水边,满船的寒雨打湿了我的僧衣。我的踪迹就像浮萍一样随风漂泊,蓬乱的鬓发也难以避开飘落的雪花。我向渔父询问自己的生涯,明年或许会跟随他学习过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泊船遇雪的情景,通过“严城吹角”、“晚栖鸦”等意象渲染出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隔岸冻云迷浦溆,满船寒雨湿袈裟”一句,以冻云、寒雨为背景,突出了僧衣的湿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向往,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超脱世俗的情怀。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