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傅园:指董仲舒的园子,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这里用以指代高雅的学问之地。
- 翟公门:翟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因其门庭若市而闻名,后用来比喻门庭冷落。
- 雉性:雉是一种鸟,这里比喻人的本性或志向。
- 萤灯:比喻微弱的光亮,这里指微薄的遗产或学识。
- 郢匠:指楚国的能工巧匠,这里比喻技艺高超的人。
- 斲鼻:斲(zhuó),削;鼻,指鼻尖上的微尘,比喻极细微的东西。这里比喻精细的技艺。
- 楚些:楚辞中的“些”字,这里指楚国风格的诗文。
- 招魂:古代一种仪式,用来召唤死者的灵魂。
- 劳生:指辛苦的生活。
翻译
昨天还有人探访学问高深的董仲舒的园子,今天却已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我羞于以雉鸟的本性去追求田宅,只留下微弱的学问传承给子孙。技艺高超的工匠也无法再雕琢细微之处,楚国风格的诗文也无法再召唤逝去的灵魂。辛苦的生活中,离别并不难,但忍住泪水告别时,不必再多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通过对比董傅园与翟公门的景象,诗人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变迁。诗中“雉性”与“萤灯”的比喻,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和对精神传承的珍视。结尾的“劳生欲别非难别”则深刻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