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庄引兴

宿雨浮山眇欲无,啾啾芦叶生群凫。 岩边树拥回流白,云际帆随反照孤。 满地菰莼翻钓舍,谁家蓑笠罢农夫。 篱花径竹垂垂没,莫遣沙崩损药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眇欲无(miǎo yù wú):几乎看不见。
  • 啾啾(jiū jiū):形容鸟叫声。
  • 群凫(qún fú):一群野鸭。
  • 回流(huí liú):水流回旋。
  • 反照(fǎn zhào):反射的光。
  • 菰莼(gū chún):两种水生植物,菰即茭白,莼即莼菜。
  •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农夫的雨具。
  • 垂垂(chuí chuí):渐渐,逐渐。
  • 莫遣(mò qiǎn):不要让。
  • 药炉(yào lú):炼药的炉子。

翻译

宿雨过后,山色朦胧几乎看不见,芦叶间传来野鸭啾啾的叫声。 岩边的树影映在回旋的水流中,显得格外洁白,云端帆影随着夕阳的反照显得孤独。 满地的菰莼在钓舍旁翻动,不知是谁家的农夫放下了蓑笠。 篱笆边的花和径旁的竹子渐渐被雨水淹没,不要让沙土崩塌损坏了炼药的炉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雨后水庄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朦胧美和田园的宁静生活。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精准观察和生动描绘,如“宿雨浮山眇欲无”和“啾啾芦叶生群凫”,传达出雨后的清新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满地菰莼翻钓舍”和“篱花径竹垂垂没”等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朱长春

明浙江乌程人,字大复。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尉城、常熟、阳信三县,升至刑部主事。有文名,好仙学佛。罢官里居,修真炼形,以为可以成仙上天,累几案数十重,梯而登其上,效鸟飞之状,堕地重伤。著有《管子榷》。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