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归云庵留题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 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 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鸟:指在树上过夜的鸟。
  • 虚坐:空坐,指没有人的座位。
  • 道林:指道士或修道者。

翻译

细嫩的草丛模糊了山间的小路,平坦的田地紧挨着寺庙的大门。春风吹拂,游客稀少,夜晚栖息的鸟儿见到人声喧哗。山间的翠色正对着空无一人的座位,花朵的红色轻轻落在小亭的窗台上。这清幽的环境正符合我的喜好,更何况还能与修道者交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日山寺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诗中“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寺的静谧,而“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则巧妙地通过对比突出了山寺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后两句“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更是以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中的视觉美感。结尾的“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满足和对与修道者交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朱长春

明浙江乌程人,字大复。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尉城、常熟、阳信三县,升至刑部主事。有文名,好仙学佛。罢官里居,修真炼形,以为可以成仙上天,累几案数十重,梯而登其上,效鸟飞之状,堕地重伤。著有《管子榷》。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