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景钟阜朝云

· 史谨
一汀红蓼缀残霞,两两渔舟泊浅沙。 横笛共吹无调曲,隔林惊散并栖鸦。 声回野岸沈蛟室,响拂江风起浪花。 多少天涯未归客,夜深听罢却思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的古称。
  • 钟阜:指钟山,位于南京。
  • 红蓼:一种水生植物,花红色。
  • 无调曲:没有固定旋律的曲子。
  • 并栖鸦:指一起栖息的乌鸦。
  • 沈蛟室:传说中蛟龙居住的水下洞穴。
  • 响拂江风:声音随着江风传播。
  • 起浪花:激起水面的波纹。
  • 未归客:尚未回家的旅人。

翻译

一片红蓼点缀着残余的晚霞,两两渔船停泊在浅浅的沙滩上。 人们共同吹奏着没有固定旋律的曲子,隔着树林的声音惊散了并排栖息的乌鸦。 笛声回荡在野外的岸边,仿佛沉入了蛟龙的居所,声音随着江风传播,激起了水面的波纹。 多少漂泊在外的旅人,深夜听完这曲子后,却更加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陵钟山早晨的云景,通过红蓼、渔舟、无调曲、并栖鸦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江边晨景。诗中“横笛共吹无调曲”一句,不仅描绘了音乐的自由与随性,也隐喻了旅人无拘无束却又思乡的复杂情感。结尾的“多少天涯未归客,夜深听罢却思家”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旅人对家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