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隐

·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负:徒然具有。
  • 凌云万丈才:比喻极高的才华。
  • 襟抱:胸怀,抱负。
  • 竹死桐枯:比喻人的去世。
  • 凤不来:比喻贤才不再出现。
  •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因为找不到主人而跛足,比喻人才因无赏识者而不得志。
  • 旧交:老朋友。
  • 绝弦哀:比喻失去知音的悲痛。
  •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 三光:指日、月、星。
  • 文星:文曲星,古代认为是主管文运的星宿。
  • 夜台:指坟墓,也比喻阴间。

翻译

你徒然具有那高耸入云的万丈才华,一生的抱负却从未得以施展。 鸟儿啼鸣,花儿凋落,而你在哪里呢?竹子枯萎,桐树死亡,象征着贤才的凤凰也不再飞来。 优秀的马匹因为找不到主人而跛足,老朋友因为失去知音而感到深深的哀痛。 在九泉之下,不要感叹日、月、星的光芒被隔绝,因为你这位文曲星已经进入了阴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商隐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虚负凌云万丈才”和“一生襟抱未曾开”描绘了李商隐的才华与未竟之志,而“鸟啼花落”、“竹死桐枯”则象征着他的逝去和世间的失落。后两句以“良马足因无主踠”和“旧交心为绝弦哀”进一步抒发了对李商隐遭遇的同情与哀思。最后,诗人以“文星入夜台”来安慰亡灵,也表达了对李商隐文学成就的肯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崔珏对李商隐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崔珏

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有集,已佚。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