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如: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此处比喻苏公。
- 谢病:以病为由辞官或拒绝出仕。
- 子敬: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顾雍,字子敬,此处比喻苏公。
- 云亡:去世。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高洁之地。
- 彫:同“雕”,雕刻,此处指雕琢的美玉。
- 玉树:比喻才德出众的人。
- 清规:清廉的规矩或行为准则。
- 草议:草拟的议案或建议。
- 故事:旧事,指苏公的功绩和事迹。
- 封章:封存的文书或记录。
- 山公:指晋代的山涛,以荐贤著称,此处比喻苏公。
- 殁:去世。
- 始扬:才开始被人们所知晓或赞扬。
翻译
苏公如同司马相如只是因病辞官,又如顾雍突然间离世。 谁能想到这高洁如瑶台雪的人,他的才华和品德如同玉树般被雕刻。 他的清廉规矩留在了草拟的议案中,他的事迹被封存在文书里。 原本以为他的功绩会像山涛那样被后人所知,然而他去世后才开始被人们赞扬。
赏析
这首挽歌词表达了对苏公去世的哀悼和对他的功绩的赞扬。诗中通过比喻和典故,将苏公比作历史上的贤人,强调了他的清廉和才华。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遗憾,即苏公的功绩在他去世后才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和赞扬,暗示了苏公生前可能并不为世人所充分了解和赏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苏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朽功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