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返葬:将遗体运回故乡安葬。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长安,古都名,今西安。
- 箫鼓:古代乐器,箫和鼓,常用于丧葬场合。
- 奈何:如何,怎么办。
- 平生时:平时,平常的时候。
- 寒影:寒冷的影子,比喻秋天的萧瑟景象。
- 催年急:催促岁月流逝得快。
- 哀歌:悲伤的歌曲。
- 助晚迟:使得傍晚显得更加迟缓,意指哀歌延长了夜晚的感受。
- 宁知:岂知,哪里知道。
- 建旟罢:建旟,古代军旗,这里指丧葬的旗帜;罢,结束。
- 丹旐:红色的丧旗。
- 京师:首都,这里指长安。
翻译
将遗体运回长安的街道安葬,秋风中箫鼓声悲。 如何是好,送行的人,已不是往日熟悉的面孔。 寒冷的影子催促着岁月急速流逝,悲伤的歌曲让傍晚显得更加迟缓。 哪里知道丧葬的旗帜已经降下,红色的丧旗正向着京师飘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公的葬礼场景,通过秋风、箫鼓、寒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诗中“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友人的怀念与对逝者孤独离世的感慨。末句“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则暗示了逝者的身份与地位,以及其死后依然受到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