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
圣情留曩镇,佳气翊兴王。
增戟雄都府,高车转太常。
川横八练阔,山带五龙长。
连帅初恩命,天人旧纪纲。
饯涂飞御藻,阖境自生光。
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和诗的一种,指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圣制:皇帝所作的诗。
- 曩镇:过去的镇守之地。
- 翊:辅助。
- 兴王:振兴国家的君王。
- 增戟:增加的戟兵,指加强军事力量。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八练:指河流的八条支流。
- 五龙:古代传说中的五位龙王,这里可能指五座山峰。
- 连帅:古代官名,指统帅。
- 天人:指天子和人民。
- 纪纲:法度,秩序。
- 饯涂:饯行,送别。
- 御藻:皇帝的文采。
- 循吏:遵循法度的官吏。
-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翻译
皇帝的情感留恋着过去的镇守之地,美好的气象辅助着振兴国家的君王。 增加了戟兵的雄都府,高车转由太常掌管。 河流横跨八条支流,山脉如五龙般绵长。 统帅初次接受恩命,天子和人民遵循着旧有的法度。 送别时皇帝的文采飞扬,整个境地都因此生辉。 明君征召遵循法度的官吏,不知何时能迎来凤凰降临的吉祥。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奉和皇帝所作的诗,表达了对皇帝振兴国家的赞颂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增戟雄都府”、“川横八练阔”、“山带五龙长”,描绘了国家的强盛和山河的壮丽。同时,通过“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皇”的结尾,表达了对明君治国、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