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行次成皋

· 张说
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 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 前扫成皋阵,却下洛阳宫。 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 圣制:指皇帝所作的诗。
  • 行次:行进途中临时停留。
  • 成皋: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
  • 夏氏:指夏朝的后裔。
  • 阶隋乱:指隋朝末年的混乱局面。
  • 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
  • 王师:指帝王的军队。
  • 谷水:河流名,在今河南省。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 成皋阵:指在成皋进行的战斗。
  • 却下:撤退到。
  • 洛阳宫:指洛阳的皇宫。
  • 帝图:帝王的图谋或计划。
  • 天宇:天空,比喻帝王的统治范围。
  • 轩台:高台,这里指帝王的居所。
  • 虞典:指古代的礼仪制度。
  • 一巡中:一次巡视之中。
  • 战龙:比喻勇猛的军队。
  • 倚马:形容文思敏捷,能立即写出文章。
  • 赋神功:赞美帝王的伟大功绩。

翻译

夏朝的后裔在隋朝末年的混乱中崛起,自称是黄河以北的雄主。帝王的军队推进到谷水,战争的气氛笼罩了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在成皋前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随后撤退到洛阳的皇宫。他们的行动符合帝王的图谋,威势覆盖了整个天空。在帝王的高台之上,百年之后,古代的礼仪制度在一次巡视中得以体现。勇猛的军队思念着帝王的事业,文思敏捷的文人立即赞美帝王的伟大功绩。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对皇帝诗作的和诗,通过对夏朝后裔在隋末乱世中的崛起和帝王军队的英勇战斗的描述,展现了帝国的威严和历史的延续。诗中“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一句,既表达了军队对帝王事业的忠诚,也体现了文人迅速响应、赞美帝王功绩的敏捷才思。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雄浑风格。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