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

· 许浑
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 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津:指京口(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是古代长江上的一个重要渡口。
  • 素车:古代用于丧事的车,以白土涂刷,不加装饰。
  • 珠履:缀有珠子的鞋子,常用来形容贵族或显贵者的服饰。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及其主要支流,即湘江、资水、沅江,泛指湖南地区。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脉,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泛指南方地区。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

翻译

在京口的西津渡,树木繁茂,渡口的亭子里频频有人落泪。 丧事用的素车应该已经渡过洛水,而穿着珠履的显贵们则更向秦地归去。 江水连着湖南的暮色,山脉通往南方的春光。 离别的伤感和怀念旧友,明日我将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京口西津渡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既展现了丧事的凄凉,又暗示了显贵的归途,形成鲜明对比。末句“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