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 许浑
太乙灵方鍊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乙:古代道教中的神仙。
  • 灵方:指神奇的药方或修炼方法。
  • :炼制。
  • 紫荷:传说中的仙草。
  • 皤皤(pó pó):形容白发苍苍。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
  • 桃叶舞:古代的一种舞蹈。
  • 步虚: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指行走于虚空之中。
  • 宁比:岂能相比。
  • 华阳:地名,在今四川省。
  • 芝田:传说中仙人种植灵芝的地方。
  • 绿莎(suō):绿色的莎草。

翻译

太乙神仙炼制紫荷仙草,紫荷飞尽后,神仙也白发苍苍。 猿猴在巫峡清晨啼叫,云雾稀薄;大雁在洞庭湖秋夜栖息,月光皎洁。 引导之舞岂能比得上桃叶舞,步虚之术又怎能与竹枝歌相比。 华阳的旧日隐居之地,不要回去,因为水已经淹没了种植灵芝的田地,只剩下绿色的莎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卢山人从巴蜀经湘潭归茅山的旅途景象,通过太乙炼药、猿啼巫峡、雁宿洞庭等意象,展现了神秘而幽远的仙境氛围。诗中“紫荷飞尽发皤皤”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仙人的衰老,与后文的归隐之情相呼应。末句“水没芝田生绿莎”则以景结情,表达了归隐之地的荒凉与变迁,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