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别友人

· 许浑
花落水潺潺,十年离旧山。 夜愁添白发,春泪减朱颜。 孤剑北游塞,远书东出关。 逢君话心曲,一醉灞陵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 潺潺:水流声,这里形容水流缓慢而连续。
  • 离旧山:离开故乡。
  • 朱颜:红润的面色,指年轻时的容颜。
  • 孤剑:独自一人,比喻孤独无伴。
  • 北游塞:向北游历边塞地区。
  • 远书:远方寄来的书信。
  • 东出关:向东出关,指离开中原地区。
  • 心曲: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古代常作为送别之地。

翻译

花儿凋谢,水声潺潺,我离开了故乡已经十年。 夜晚的忧愁让我的头发增添了白发,春天的泪水让我的面色不再红润。 我孤独地带着剑向北游历边塞,远方的书信从东边关口传来。 遇到你,我们谈论内心的情感,一起在灞陵醉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科举落第后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花落水潺潺”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哀愁。通过“夜愁添白发,春泪减朱颜”的对比,诗人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因忧愁而衰老的情感。后两句则通过“孤剑北游塞,远书东出关”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旅行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最后,诗人与友人在灞陵的相聚,虽然只有“一醉”,却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渴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