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诮

· 张乔
每到花时恨道穷,一生光景半成空。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ào):责备,讥讽。
  • 花时:花开时节,指春天。
  • 道穷:指命运不佳,境遇困顿。
  • 光景:时光,岁月。
  • 抱璞:比喻怀才不遇。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 良玉:美玉,比喻有才能的人。
  • 至公:得到公正的评价或待遇。

翻译

每当春花烂漫时,我总是感叹命运不济,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已半数成空。 我只能自嘲怀才不遇,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并非真正的良玉,又怎能年年都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诗中,“每到花时恨道穷”一句,以春天的花开象征美好时光,却与“恨道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困境。后两句通过“抱璞非良玉”的比喻,自嘲怀才不遇,同时“岂得年年不至公”则透露出对公正评价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张乔

张乔

张乔,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