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思归引

· 张祜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 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 焦桐罢弹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ué):关闭。
  • (chè):通,透。
  • 焦桐:指古琴,因琴身多用桐木制成,久经火烧则焦,故称焦桐。
  • 丝自绝:指琴弦断裂,比喻心情绝望。
  • 漠漠:形容心情沉闷。
  • 九节:指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长寿或不屈的精神。

翻译

我重重地关闭了闺房的清晨,深宫中我坐愁百年,耳边回响着长长的琴声,却始终不能通透我的心扉。在这片玉石般冰冷的宫殿中,我的愤怒和血液一同沸腾。焦桐古琴不再弹奏,琴弦已断,我的灵魂在漠漠的夜色中,对着月光默默地感到无尽的愁苦。故乡遥远,无人与我共葬,只有石上的菖蒲,九节挺立,象征着我坚贞不屈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深宫中的女子,她的心情沉重,孤独和绝望。诗中通过“重重作闺清旦鐍”和“深宫坐愁百年身”等句,展现了她被囚禁的生活和无尽的忧愁。琴声、玉石、焦桐等意象,都加深了她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以石上九节的菖蒲作为象征,表达了她的坚贞和不屈,同时也反映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凄美,表达了深宫女子的内心世界。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