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五首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然山: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 碧油幢(chuáng):青绿色的油布车帷,这里指将军的营帐。

翻译

猎人骑着马前行惊起雁群几只,燕然山下有着将军的营帐。传消息说漠北的单于被击破,火把照着旌旗在夜里接受投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一个场景。首句通过“猎马千行雁几双”营造出一种塞外的开阔与动感。接着写燕然山下的营帐,点明了地点与军事环境。后面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取得胜利以及受降的情景,“传声”表现消息的传递,“火照旌旗夜受降”则极具画面感,呈现出胜利的热烈氛围与庄重场面。整诗气势豪迈,表现了将士们在边疆的英勇作战和赫赫战功。

张仲素

张仲素

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