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诗题一作《山僧兰若》。
作者一作“顾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lán rě):指佛教寺庙,源自梵语“阿兰若”,意为寂静处。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茅庵(máo ān):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常指隐士的居所。
- 孤木:单独生长的树木。
- 幽径:隐蔽的小路。
- 青峰:青翠的山峰。
- 磬声(qìng shēng):寺庙中敲击磬发出的声音,常用来象征佛教的清净与超脱。
翻译
在山的最顶端,有一座简陋的茅草屋,我愿在此度过余生。周围是寒冷的云雾和孤独的树木,我独自在此行走。世间的凡人怎能知晓这隐秘的小径,只能远远地向着那青翠的山峰,虔诚地聆听寺庙中传来的磬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高山之巅的茅庵中孤独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绝顶茅庵”与“寒云孤木”共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孤寂氛围,而“幽径”与“青峰礼磬声”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现了隐士与世隔绝、心灵向佛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