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 许浑
江昏山半晴,南阻绝人行。 葭菼连云色,杉松共雨声。 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 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两种水生植物。
  • (tuó):即扬子鳄,这里指其鸣叫声。
  • 迷津:指迷茫的渡口,比喻人生的困惑或迷茫状态。
  • 讹言:错误或不实的言论。

翻译

江面昏暗,山峦半晴,南方的路因雨阻断,行人稀少。 芦苇和荻与云色相连,杉树和松树间传来雨声。 早秋时节,燕子依然飞舞,深夜里,扬子鳄的鸣叫更加清晰。 为了告知那些在迷茫中寻找出路的人,不实的言论不可轻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山水的景象,通过“江昏山半晴”和“葭菼连云色,杉松共雨声”等句,生动地表现了雨天的朦胧美。诗中“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不仅增添了季节感和时间感,也通过动物的活动暗示了自然的生机。结尾的“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则是对世人的忠告,提醒人们在迷茫中寻找方向时,应保持清醒,不轻信谣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生哲理。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