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 许浑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和悲伤。
  • 层台:高台。
  • 雁行:雁群飞行的队形。
  • :凋谢,指植物枯萎。
  • 塞外:边疆地区,通常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 音书:书信。
  • 凌烟阁: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也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 辽城:边疆城市,这里可能指边疆的战场。

翻译

两片愁眉紧锁,愁绪无法舒展,独自带着失落的情绪登上高台。 碧空中的云朵断开了雁群的飞行轨迹,红叶已经凋谢,而思念的人还未归来。 边疆的书信杳无音讯,路旁的马车扬起尘埃。 功名等待着被铭记在凌烟阁上,即使力尽边疆的战场也不愿回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忧愁。诗中,“两叶愁眉愁不开”直接描绘了内心的沉重,而“独含惆怅上层台”则进一步以孤独和失落的心情登上高台,象征着对远方人的深切期盼。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碧云空断雁行处”和“红叶已凋人未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最后两句则体现了对功名的执着和对边疆战场的忠诚,即使力尽也不愿放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前文的忧愁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