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次东关

· 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留,这里指夜宿。
  • 东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断蓬:断了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饯别处。
  • :一种用葫芦或木头制成的舀水器具。
  • 太华:即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 中条:中条山,位于山西省。
  • :远。
  • 河声:黄河的声音。
  • :边塞。
  • 劳歌:劳作时的歌,这里指旅途中的歌。
  • 分首:分别。
  • 萧萧:马嘶声。

翻译

南北漂泊无定,长亭中饮酒一瓢。 残云归向华山,疏雨越过中条。 树色随关隘远去,黄河声响入边塞遥远。 旅途中的歌声在此分别,风急马嘶声萧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漂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断蓬”、“残云”、“疏雨”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漂泊和无常感,而“长亭酒一瓢”则透露出一种无奈的离别之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遥远,以及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