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广州杨参军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税驾:解驾,停车,指休息或归宿。
-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 流情:情感流露。
- 杳:深远,不见踪影。
翻译
南方的春天景色宜人,我思念你,希望你能放慢归来的脚步。 我刚脱下野外的衣服,头上的朝簪还未系好。 这让我能够尽情享受平生的乐趣,不必担心外界的劳役侵扰。 在汀洲上观赏鸟儿嬉戏,对着月亮与猿猴一同吟唱。 在广阔的楚山中停车休息,扬帆穿越深邃的湘水。 探寻奇异的石穴,怀念胜地便走向枫林。 惆望那遥远的霞光边际,情感流露在海的阴暗处。 前朝的事情已难以追问,只能叹息着弹奏鸣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方春景的美丽,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表达了诗人暂时脱离世俗的轻松与自在。通过“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等句,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结尾的“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则透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无法追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