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汴州

· 张祜
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 谁当青史上,卒为显词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利剑太坚操:利剑,比喻坚定的意志或原则;太坚操,过于坚硬,不易弯曲。
  • 拔一毛:比喻做一点小事或牺牲一点小利益。
  • 冤深陆机雾:陆机,东晋文学家,此处比喻深重的冤屈如同陆机笔下的雾气,难以消散。
  • 愤积伍员涛: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忠而被谗,投江自尽,其愤恨之情如涛涛江水。
  • 直道非无验:直道,正直的道路或行为;非无验,不是没有证明或结果。
  • 明时不录劳:明时,清明时代;不录劳,不记录功劳。
  • 青史上:历史记载。
  • 显词褒:显赫的言辞赞美。

翻译

即使利剑坚硬无比,又何妨拔下一根毫毛。 冤屈深重如同陆机笔下的雾气,愤恨积累如同伍员投江的波涛。 正直的行为终将得到验证,但在清明时代,功劳却不被记录。 谁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得到显赫的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典故,深刻表达了对正义和忠诚的坚持,以及对历史公正记录的渴望。诗中“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展现了即使坚守原则,也愿意做出小牺牲的态度。而“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则形象地描绘了深重的冤屈和愤恨。最后两句“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和“谁当青史上,卒为显词褒”则反映了诗人对正直行为终将得到认可的信念,以及对历史公正评价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