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

· 张祜
汉代非良计,西戎世世尘。 无何求善马,不算苦生民。 外国雠虚结,中华愤莫伸。 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戎:古代中国对西部民族的统称,这里特指西域的民族。
  • 无何:不久,这里指不久前。
  • 善马:好马,这里指汉武帝时期为了获取西域的好马而发动的战争。
  • 不算:不计较,不顾及。
  • 生民:百姓。
  • 外国雠虚结:与外国结下的仇恨是虚幻的。
  • 中华愤莫伸:中华的愤怒无法得到伸张。
  • 昭帝:汉昭帝,西汉的一位皇帝。
  • 和亲:通过婚姻联姻来维持国家间的关系。

翻译

汉代并非明智之计,西戎世代都是尘土飞扬的边疆。 不久前为了求得西域的好马,不顾百姓的苦难。 与外国结下的仇恨是虚幻的,中华的愤怒却无法得到伸张。 结果却成了后世的耻辱,昭帝远去和亲,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对外政策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决策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无何求善马,不算苦生民”直接指出了汉武帝为了追求西域的好马而不顾百姓疾苦的政策,而“外国雠虚结,中华愤莫伸”则揭示了这种政策带来的国际关系紧张和国内民众的不满。最后,“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则以历史的角度,指出了这种政策的深远影响,即成为了后世的耻辱,昭帝的和亲政策也未能改变这一局面,反而加深了国家的屈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