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台二首

· 张祜
【其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帘来。 【其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拼音

所属合集

#唐诗三百首

译文

【其一】 灿烂的阳光斜照着集灵台,绿树红花沐浴着晓露盛开。 昨夜玄宗皇帝新授予道箓,女道徒太真含笑走进帘来。 【其二】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天刚亮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讨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注释

集灵台:即长生殿,在华清宫,是祭祀求仙之所。灵,一作“虚”。 上皇:指唐玄宗。 籙:道教的灵文秘言。 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平明:天刚亮时。 至尊:最尊贵的位置,特指皇位。

《集灵台二首》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以明扬暗抑的手法嘲讽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姐妹。 第一首诗讽唐玄宗夺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为己有的丑事。杨玉环原系唐玄宗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首句说,旭日的光辉斜照着集灵台。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次句说,娇艳的花朵迎着晨露含苞开放,描写了华清宫周围美丽的景色,也是暗喻杨玉环的得宠。后两句说,昨夜唐玄宗新授道籙,集灵台又多了一位新道徒,只见微笑的太真仪态万方地走入帘来。这里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与唐玄宗配合默契,用假象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第二首诗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集灵台:即长生殿,在华清宫,是祭祀求仙之所。(集:jí) 上皇:指唐玄宗。 :道教的秘文秘录。(籙:lù) 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的号。 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虢:guó) 承主恩:受到唐玄宗的宠幸。 平明:天刚亮时。 至尊:最尊贵的地位,这里指皇帝。

翻译

【其一】 灿烂的阳光斜照着集灵台,红树的花朵迎着晨露盛开。昨夜玄宗皇帝新授予道箓,太真含笑进入帘中来。

【其二】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恩宠,天亮时骑着马进入宫门。她嫌弃脂粉会玷污自己的美貌,只是淡淡地描了一下眉毛就去朝见皇帝。

赏析

【其一】 这首诗通过描写集灵台上的景象以及杨贵妃接受道箓后含笑入帘的情景,暗示了唐玄宗后期追求长生和享乐的生活。诗中的“日光斜照”和“红树花迎晓露开”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神秘的氛围,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而“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帘来”则揭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沉迷于道教和奢华生活的现实。

【其二】 此诗刻画了虢国夫人的骄纵形象。“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表现了她因受宠而得势的情景。“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则突出了她对自己容貌的自信和对皇帝的轻视,反映出当时宫廷生活的腐败和奢靡。这两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对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生活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