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士

· 许浑
筇杖倚柴关,都城卖卜还。 雨中耕白水,云外斸青山。 有药身长健,无机性自闲。 即应生羽翼,华表在人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筇杖(qióng zhàng):一种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柴关:柴门,指简陋的门。
  • 都城:指京城。
  • 卖卜:以占卜为生。
  • 耕白水:在清澈的水边耕作。
  • (zhú):挖掘。
  • 青山:指山中的土地。
  • 有药:指服用了延年益寿的药物。
  • 无机:没有心机,指心境平和,不计较得失。
  • 生羽翼:比喻成仙或得到超凡的能力。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这里比喻高大的形象。

翻译

王居士拄着筇竹手杖,倚在简陋的柴门上,他在京城以占卜为生,然后回到这里。在雨中,他在清澈的水边耕作;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中,他挖掘土地。他服用了延年益寿的药物,身体健康;心境平和,不计较得失,生活自在。他应该已经获得了超凡的能力,就像人间的高大华表一样,成为人们仰望的对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居士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通过“筇杖倚柴关”、“雨中耕白水”、“云外斸青山”等意象,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诗中“有药身长健,无机性自闲”表达了王居士追求健康长寿和心灵自由的理想。结尾的“即应生羽翼,华表在人间”则寓意王居士已经超越了常人,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和仰望的对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