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钱汝州

· 许浑
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 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 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答谢,酬答。
  • 旌旆 (jīng pèi):古代旗帜的统称。
  • 笙歌 (shēng gē):指音乐和歌唱。
  • 台榭 (tái xiè):高台上的建筑物。
  • 雅韵 (yǎ yùn):高雅的音韵或诗文。
  • 庾楼 (yǔ lóu):指庾信的楼,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

翻译

白雪大多随着汉水流淌,虚度了旗帜飘扬的傍晚时光。 音乐和歌声暗中抒发了一整年的遗憾,高台上的建筑默默消解了整日的忧愁。 鸟儿散去,花儿落下,人们自然陶醉;马儿嘶鸣,芳草萋萋,旅客却先感愁苦。 奇怪的是那高雅的音韵清新无比,原来是三十六峰映照在庾信的楼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白雪多随汉水流”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笙歌暗写终年恨”和“台榭潜消尽日忧”表达了对过去遗憾的抒发和对忧愁的消解。最后两句以“雅韵清无敌”和“三十六峰当庾楼”作结,展现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