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 许浑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岩:西山。
  • 穿竹行沙:穿过竹林,行走于沙地。
  • 十里强:十里多,形容路程长。
  • 波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 岭头:山岭的顶端。
  • 路茫茫:道路遥远,看不清楚。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名利尘:追逐名利的尘世。
  • 日月长:时间长久。
  • 潘岳:西晋文学家,此处指代文人。
  • 几茎霜:几根白发,比喻年老。

翻译

我曾经到过西山的读书堂,穿过竹林,行走在沙地上,路程长达十里多。湖上的梦境中,波光闪烁,山岭之巅,忧愁使我感到前路茫茫。回忆起过往的山水之旅,感觉那些事情已经遥远,而追逐名利的尘世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不要说年轻时头发不会变白,你看那文人潘岳,也有了几根白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读书堂的回忆,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穿竹行沙”、“波滟滟”、“烟霞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同时,通过“名利尘随日月长”和“潘岳几茎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追逐的淡漠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