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 张继
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ān):滞留,停留。
  • 星纪:古代天文学中的星次,这里指时间。
  • 裁诗:创作诗歌。
  • (liàn):锤炼,这里指精心创作。
  • 土风:地方的民歌或风俗。
  • 乘传(chéng zhuàn):古代官员出行时乘坐的驿车。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探求途径或尝试某种事情。
  • 南郡: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
  • 徐子:人名,可能是指南朝宋的徐羡之。
  • 临川:地名,今江西省抚州市。
  • 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
  • 惆怅(chóu chàng):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 于越:古地名,指越国,今浙江一带。
  • 古亭:古代的亭子,多用于休息或送别。

翻译

游客在星纪之间停留,精心创作诗歌以表达地方的风情。 如今看到你乘坐驿车离去,这与询问渡口有何不同。 南郡迎接徐子,临川拜谒谢公。 思乡之情让人感到惆怅,在越国的古亭中。

赏析

这首诗是张继送别窦十九判官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创作情景,而“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则巧妙地将友人的离去与探求未知相比,增添了离别的深意。后两句通过对南郡和临川的提及,以及对徐子和谢公的敬仰,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结尾的“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张继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