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 郡内:古代行政区划中的郡的内部。
- 炎荒: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
- 并觉秋:同时感受到秋意。
- 气与露清:空气和露水都显得清新。
- 凝众草:使众多草木凝结露水。
- 色如霜白:颜色像霜一样白。
- 怯轻裘:害怕轻薄的皮衣。这里指天气开始转凉。
- 华宇:华丽的屋宇。
- 知隙:知道缝隙,指月光透过缝隙。
- 静映长江:静静地映照着长江。
- 不共流:不与江水一同流动。
- 囗直:此处可能为文字错误,原文难以解释。
- 河汉曙:银河在黎明时分的景象。
- 遗风:流传下来的风俗或风格。
- 武昌楼:古代武昌的一座楼,这里可能指代武昌或其文化。
翻译
天空高远,月亮圆满,影子悠然,一夜之间,在炎热的南方也感受到了秋意。空气和露水都显得清新,使众多草木凝结了露珠,月光的颜色像霜一样白,让人开始害怕轻薄的皮衣。站在高大的华宇之中,月光透过缝隙,静静地映照着长江,却不与江水一同流动。银河在黎明时分倾斜,仿佛还能感受到武昌楼流传下来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之夜的景象,通过高远的月空、清新的空气和露水、以及月光如霜的比喻,传达了秋夜的宁静与凉爽。诗中“高临华宇还知隙,静映长江不共流”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月光与江水的对比,增添了诗意。结尾提及“武昌楼”,可能是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也可能是对特定地域风情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追忆。
张登
唐邓州南阳人。排行九。德宗建中元年,为转运从事。历监察御史。贞元初,任河南士曹参军,又以殿中侍御史知江淮转运盐铁院事。十年,任漳州刺史。十七年,坐公事受劾,卒狱中。工诗文,尤长于小赋,甚为权德舆所称。
► 10篇诗文
张登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一 》 —— [ 宋 ] 赵蕃
- 《 挽陆夫人 》 —— [ 明 ] 佘翔
- 《 仲秋初度登太武岩,次蔡发吾韵 》 —— [ 明 ] 卢若腾
- 《 流民诗癸丑八月过京口作 》 —— [ 清 ] 杨圻
-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九 》 —— [ 宋 ] 赵蕃
- 《 建炎八月乘家舟往来龟山 》 —— [ 宋 ] 王洋
- 《 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寿山谒诸陵 》 —— [ 明 ] 胡应麟
- 《 感寓 》 —— [ 明 ] 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