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石头岸

·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石头岸: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江边的石头。
  • 行行:行走的样子。
  • 身事:个人的事务或命运。
  • 两相违:两者相互背离,指个人的愿望与现实不符。
  • 旧国:故乡。
  • 日边:太阳落下的方向,比喻遥远的地方。
  • 故人:老朋友。
  • 江上稀:江面上稀少,指故人难以遇见。
  • 水声:江水流动的声音。
  • 寒不尽:寒冷没有尽头,形容水声带来的寒意。
  • 山色:山景。
  • 暮相依:傍晚时分相互依偎,形容山色在暮色中的景象。
  • 惆怅:心情郁闷,失意的样子。
  • 未成语:未能说出话来。
  • 数行鸦:几行乌鸦。

翻译

我行走在石头岸边,个人的命运与愿望似乎总是背道而驰。我的故乡在太阳落下的远方,而老朋友在这江面上也难得一见。江水流动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寒意,山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依偎。我心情郁闷,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这时几行乌鸦又飞过,增添了几分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对石头岸、旧国、故人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以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