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湘:清澈的湘水,这里指湘江。
- 吊:祭奠,怀念。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谗言被流放,后投汨罗江自尽。
- 垂泪:流泪。
- 撷(xié):采摘。
- 蘋蘩(pín fán):两种水生植物,古代常用于祭祀。
- 谤起:因诽谤而起。
- 乘轩鹤:指仙鹤,比喻高洁之士。
- 机沈:指机关深藏,比喻陷害。
- 槛猿:关在笼中的猿猴,比喻受困。
- 乾坤:天地,这里指国家大事。
- 三事贵: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华夏:中国的古称。
- 一夫冤:指屈原的冤屈。
- 唐虞世: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古代理想的治世。
- 心知不为言:心中明白却不能说出来。
翻译
清澈的湘江边,我祭奠屈原,泪水滴落在采摘的蘋蘩上。 因诽谤而起,高洁之士如乘轩鹤般受辱,机关深藏,如槛中猿猴般受困。 国家大事,三公之贵,华夏之中,屈原一人受冤。 难道没有唐尧虞舜那样的盛世,我心中明白却无法言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和政治黑暗的深刻批判。诗中“清湘吊屈原”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也隐含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后文通过“谤起乘轩鹤”和“机沈在槛猿”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忠良之士遭受诬陷和困厄的境遇。结尾的“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则透露出诗人对理想治世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