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 许浑
西岩一磬长,僧起树苍苍。 开殿洒寒水,诵经焚晚香。 竹风云渐散,杉露月犹光。 无复重来此,归舟凌夕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苍苍:深青色,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诵经:念诵佛经。
  • (fén):烧。
  • 晚香:指晚间焚烧的香。
  • 竹风: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 杉露:杉树上的露水。
  • (líng):乘,迎着。

翻译

西岩寺的磬声悠长,僧人起身,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 打开殿门,洒下寒凉的水,晚间诵经时焚烧着香。 竹林中的风渐渐散去,杉树上的露水在月光下依旧闪烁。 不再有重来的机会,归去的船只迎着夕阳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西岩一磬长”以磬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僧人起身,树木苍苍,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生机。后两句通过“洒寒水”与“焚晚香”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了寺庙的宗教氛围。诗的后半部分,竹风渐散,杉露月犹光,以自然景象的变迁,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感慨。结尾的“无复重来此,归舟凌夕阳”则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夕阳下的归舟,既是现实的归途,也象征着生命的归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留恋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