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度岭

· 张说
东汉兴唐历,南河复禹谋。 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皇州。 雷雨苏虫蛰,春阳放鸴鸠。 洄沿炎海畔,登降闽山陬。 岭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 见花便独笑,看草即忘忧。 自始居重译,天星已再周。 乡关绝归望,亲戚不相求。 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道消黄鹤去,运启白驹留。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 盛明良可遇,莫后洛城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疠(zhàng lì):指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 鸴鸠(xué jiū):一种鸟类,古时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 洄沿(huí yán):指水流回旋和沿岸。
  • (zōu):角落,边缘。
  • 重译(chóng yì):指多次翻译,这里可能指经过多次转达或远距离的传播。
  • 穷鳞(qióng lín):指鱼类在干涸的河床中挣扎求生。
  • 黄鹤:指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象征离别或远行。
  • 白驹:指白马,比喻时光迅速流逝。

翻译

东汉恢复了唐朝的历法,南河再次遵循了大禹的治水策略。 谁曾想到那充满瘴疠之地,竟能生还回到帝王的疆域。 雷雨唤醒了冬眠的虫类,春阳释放了鸴鸠。 沿着炎热的海岸回旋,登上闽山的边缘。 岭路将中原与外界分隔,河流源远流长。 看到花儿便独自微笑,看到草儿即忘却忧愁。 自从开始居住在远方,天上的星辰已经历了两次轮回。 故乡的关隘已断绝了归途,亲戚们也不再寻求相见。 丢弃的拐杖枯萎后仍能再生,枯竭的鱼儿在干涸后再次浮起。 道路消逝如同黄鹤远去,时运开启如同白马停留。 江边的妾妇早晨煮黍,渡口的孩童夜晚划船。 盛明的时代真是难得,不要错过洛城的游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瘴疠之地生还,回到中原的喜悦心情。诗中通过对比瘴疠之地的艰难与中原的繁荣,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雷雨苏虫蛰”、“春阳放鸴鸠”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结尾处“盛明良可遇,莫后洛城游”更是直接抒发了对美好时代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