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春作

· 张说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 湖阴窥魍魉,丘势辨巴蛇。 岛户巢为馆,渔人艇作家。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断霞:指天边断裂的云霞,形容其美丽而短暂。
  • 江涔:江边的小水流。
  • 卉木:各种花草树木。
  • 湘戍:指湖南一带的军事驻地。
  • 荆关:指湖北一带的关隘。
  • :遥远。
  • 湖阴:湖的北面,因阳光照射不到而显得阴暗。
  • 魍魉:传说中的山川精怪,这里形容湖中神秘莫测的景象。
  • 丘势:山丘的形状。
  • 巴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这里用来形容山丘的险峻。
  • 岛户:居住在岛上的人家。
  • 巢为馆:以鸟巢为居所。
  • 艇作家:以小船为家。
  • 自怜心问景:自我怜悯地询问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自我情感的交织。
  • 三岁客长沙:三年作为客人在长沙度过。

翻译

日出时分,洞庭湖水波光粼粼,春日的山峦上挂着断断续续的云霞。江边的小水流与花草树木相互映衬,共同展现着繁盛的春意。湖南的军事驻地显得辽阔,北望湖北的关隘则遥远无边。湖的北面阴暗处似乎藏着神秘的精怪,山丘的形状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巴蛇。岛上的居民以鸟巢为居所,渔民则以小船为家。我自怜地询问这景色,已经作为客人在长沙度过了三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春日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中“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以壮丽的画面开篇,展现了洞庭湖的辽阔与春山的秀美。后文通过对江涔、卉木、湘戍、荆关等元素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地域特色与自然景观。结尾处的“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则透露出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