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冬日早衙

· 张说
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钟:夜间的钟声。
  • :收起,停止。
  • 闺中:内室。
  • 曙火:黎明的灯火。
  • (yào):照耀。
  • 厅事:官署视事问案的厅堂。
  • 疑词:有疑问的供词。
  • 除苛:去除苛刻的政令。
  • 囹圄(líng yǔ):监狱。
  • 伐枳(zhǐ):铲除多刺的枳木,比喻清理不好的事物,这里指改善不好的官场风气。
  • 河内:古地区名。
  • 淮阳:古郡名。
  • 星发:头发像星星一样白。

翻译

城外的夜间钟声已经收敛,闺房中的黎明灯火也已残灭。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庭院中的积雪,夜里的冰冻凝聚在池塘使人感到寒冷。一脸严肃地在厅堂处理事务,有疑问的供词在笔端判定。去除苛刻的政令使监狱停息,铲除那些不好的风气让官吏和百姓宽松。在河内地区的功绩还比较浅,淮阳的疾病还没有安定。镜子中头发如星星般变白,顿时让世间的情愫衰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早衙时的景象和作者处理政务的情形。诗的开头通过宵钟敛、曙火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寒冷的氛围。接着写朝光和宿冻,进一步突出冬天的特点。作者严肃对待政务,认真判定疑词,显示出其对职责的重视。提到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体现了他对改善民生和官场风气的努力。对河内、淮阳情况的描述,展示了对不同地区民生问题的关注。最后以镜中星发变暗示时光流逝和身心疲惫,顿使世情阑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主题明确,既展现了冬日景象和公务场景,也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对世事的感悟。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