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
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
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
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
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都:指天帝的宫阙。
- 荣芬:繁荣芬芳。
- 传道:传说。
- 天庭:天帝的宫廷。
- 氛氲:盛多的样子,这里指宫阙的气象。
- 悬池:悬挂的池塘,形容松树枝叶茂密如池。
- 的的:鲜明、明亮的样子。
- 偃盖:形容松树枝叶平展如盖。
- 瑞云:吉祥的云。
- 流膏:流动的油脂,比喻珍贵的物质。
- 桢干: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
- 冥灵:神话中的树木。
- 楚南树:指楚地南方的树木。
翻译
在天帝的宫阙中,众多树木都繁荣芬芳,传说中孤独的松树最为出众。它的名声与天庭相连,景色长久,气息与宫阙相接,借来盛大的气象。悬挂的池塘中,华丽的露珠鲜明地停留,平展的松树枝叶重重叠叠,拂过吉祥的云彩。不借助流动的油脂来助长仙鼎,只愿将国家的栋梁之才奉献给明君。不要与神话中的冥灵树或楚地南方的朽木相比,那些在江边衰老的树木,代代不为人所闻。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孤独而高贵的松树,将其置于天帝的宫阙之中,与其他树木相比,松树更显出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悬池的的停华露”和“偃盖重重拂瑞云”,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美丽与庄严。同时,通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奉献的崇高追求。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