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鍊师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
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
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
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
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
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
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
网断鱼游藻,笼开鹤戏林。
洛烟浮碧汉,嵩月上丹岑。
露草争三秀,风篁共八音。
吹笙延鹤舞,敲磬引龙吟。
旄节纤腰举,霞杯皓腕斟。
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东海人情变,南山圣寿沈。
朱颜常似渥,绿发已如寻。
养气齐生死,留形尽古今。
更求应不见,鸡犬日骎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阳曲:指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所居的昭阳殿,后泛指宠妃的居所。
- 瑶斋:指皇帝的御用书房或寝宫。
- 红珠络绣帽:用红珠装饰的绣花帽子。
- 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
- 罗襟:指衣服的前襟。
- 双阙:宫门两侧的望楼。
- 胡尘:指外族入侵的战尘。
- 宿露阴:指夜晚的露水和阴暗。
- 迷国步:迷失了国家的方向或步伐。
- 轸皇心:指皇帝的忧虑。
- 桂殿:指宫殿。
- 椒房:指后宫。
- 故剑:指旧时的剑,比喻旧情。
- 冥契:指深奥的契约或默契。
- 遗簪:指遗失的发簪,比喻失落的情感。
- 女史箴:指女官的箴言或教诲。
- 壶中:指仙境,比喻长寿。
- 掌上:比喻极为珍视。
- 班家扇:指班婕妤的扇子,比喻才女。
- 卓氏琴:指卓文君的琴,比喻才女。
- 云车:神仙乘坐的车。
- 羽帔:用羽毛制成的披肩。
- 鸳衾:指夫妻共用的被褥。
- 洛烟:指洛阳的烟雾。
- 嵩月:指嵩山的月亮。
- 丹岑:指红色的山峰。
- 三秀:指三种美丽的花卉。
- 风篁:指风吹竹林的声音。
- 八音:古代乐器的统称。
- 旄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
- 霞杯:指盛满美酒的杯子。
- 皓腕:指洁白的手腕。
- 辟寒金:指能驱寒的金属。
- 南山圣寿:指南山的长寿象征。
- 渥:指润泽。
- 绿发:指年轻的头发。
- 养气:指修炼内功,养生。
- 留形:指保持青春容颜。
- 古今:指从古至今。
- 鸡犬日骎骎:比喻日子的流逝。
翻译
曾经尝试过昭阳殿的曲调,皇帝亲自来到瑶斋。红珠装饰的绣帽,翠玉首饰束在罗襟上。宫门两侧的望楼上起了胡人的战尘,千家万户笼罩在夜露的阴暗中。从宫中出来迷失了国家的方向,回驾时皇帝心中忧虑。桂殿的春光已晚,椒房的夜色自深。急忙宣召寻求旧时的剑,深奥的默契得到了遗失的发簪。暗中记下神仙的传说,秘密封存女官的箴言。壶中的日子似乎永远,掌上珍视的岁月却已侵蚀。不要比作班婕妤的扇子,也不要与卓文君的琴相比。云车告别了凤辇,羽帔离开了鸳衾。网断了鱼游的水藻,笼开了鹤戏的林间。洛阳的烟雾浮在碧空,嵩山的月亮升上红山峰。露草争相展示三种美丽的花卉,风吹竹林共奏八音。吹笙引来鹤舞,敲磬引来龙吟。旄节举起纤细的腰肢,霞杯斟满洁白手腕的美酒。还磨着照宝镜,犹插着能驱寒的金属。东海的人情已变,南山的长寿象征沉寂。朱颜常似润泽,绿发已如寻觅。养气修炼生死,留形保持古今。更求应不见,鸡犬日复一日地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的生活与情感,通过对宫廷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等,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华丽装扮,同时也暗示了她的身份与地位。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宫廷女子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