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郴州李相公

· 许浑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 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虬龙压沧海,鸳鸯思邓林。 青云伤国器,白发轸乡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 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韵:超凡脱俗的风韵。
  • 南金:古代指南方出产的铜,比喻优秀的人才。
  • 销忧日:消除忧愁的日子。
  • 埃尘: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淡泊。
  • 得丧:得失。
  • 彩槛:彩绘的栏杆。
  • :远。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虬龙:传说中的龙,比喻英雄人物。
  • 沧海:大海。
  • 邓林:古代传说中的树林,比喻美好的地方。
  • 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才。
  • :悲痛。
  • 乡心:思乡之情。
  • 谤徒:诽谤他人的人。
  • 灵均:屈原的字,此处指屈原。

翻译

高楼之上,仿佛是王谢两家的府邸,其风韵超凡脱俗,堪比南方的珍贵铜器。 在这样的日子里,没有遇到能够消除忧愁的时刻,尘埃般的世俗纷扰又有谁愿意去追寻呢? 心怀旷达,淡泊得失,即使失意时也会登高望远。 彩绘的栏杆外,浮云显得格外遥远,装饰华丽的窗户里,月光显得分外深邃。 如同虬龙压制着沧海,鸳鸯思念着邓林般的美好。 看到青云之上,国家的栋梁之才受到伤害,白发之下,思乡之情令人悲痛。 功高盖世,恩泽自然广被,但正直之道却常遭诽谤之徒侵扰。 应该嘲笑屈原的遗恨,独自在江畔行吟。

赏析

这首诗通过高楼、浮云、月光等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诗中“逸韵比南金”一句,既赞美了高楼的非凡气质,也隐喻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后文通过对“国器”受伤、“乡心”悲痛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切。结尾处对屈原的提及,更是深化了诗人对忠贞不渝、孤独坚守的认同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