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科举考试未中。
- 十载:十年。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迹未安:行踪不定,未能安定下来。
- 杏花还是看人看:杏花依旧盛开,但自己却无心欣赏,只是旁观者。
- 名从近事方知险:名声是通过近来的事情才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 诗到穷玄更觉难:写诗到了深奥难懂的地步,更加感到困难。
- 世薄不惭云路晚:世态炎凉,不因晚年的云游而感到羞愧。
- 家贫唯怯草堂寒:家境贫寒,只怕草堂(简陋的住所)的寒冷。
- 直道:正直的道路。
- 坐月眠霜:形容生活艰苦,夜晚露宿。
- 思枉乾:思绪纷乱,心力交瘁。
翻译
十年在长安的行踪未定,杏花依旧盛开,我却只是旁观者。 名声是通过近来的事情才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写诗到了深奥难懂的地步,更加感到困难。 世态炎凉,不因晚年的云游而感到羞愧,家境贫寒,只怕草堂的寒冷。 为何正直的道路会成为身体的负担,夜晚露宿,思绪纷乱,心力交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蠙在科举考试失败后的心境。诗中,“十载长安迹未安”反映了诗人在长安多年的漂泊与不安定生活,“杏花还是看人看”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疏离感。后句“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揭示了诗人对名声和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最后两句“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乾”则强烈表达了对正直生活带来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