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秋兴感事录寄东所

首阳非立异,柳下不妨同。 岁月黑甜外,乾坤软饱中。 腐儒甘粝食,烈士死长风。 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阳: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古代传说中伯夷、叔齐隐居之地。
  • 柳下:指柳下惠,古代贤人,以和而不流著称。
  • 黑甜:指梦境,比喻无知无觉的状态。
  • 乾坤:天地,宇宙。
  • 软饱: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
  • 腐儒:迂腐的儒生,指不通世故的书生。
  • 粝食:粗糙的食物。
  •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 长风:比喻远大的志向或事业。
  • 今古:从古至今。
  • 贤愚:贤人和愚人。
  • 一空:全部化为乌有。

翻译

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并非刻意立异,柳下惠的和而不流也与之相仿。 在梦境之外,岁月流转;在安逸生活之中,宇宙广阔。 迂腐的书生甘愿吃粗食,有志之士为远大理想而死。 从古至今,谁能计算这一切?贤人与愚人最终都归于虚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伯夷、叔齐和柳下惠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首阳非立异,柳下不妨同”体现了对古代贤人行为的一致性认同,而“岁月黑甜外,乾坤软饱中”则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安逸。后两句“腐儒甘粝食,烈士死长风”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以“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作结,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