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坚及舍弟中郎
一望皆林塘,孤亭临水际。
连辔四五人,一揖易巾屣。
主人陈尊罍,花下趋人吏。
两行檀压酒,百巡车行胾。
长艘潞河来,人衣沾草翠。
潭影见轩窗,游鱼呷亭宇。
散坐捐烦苛,纵谈忘忌避。
水风醒心脾,百罚不成醉。
舟行穷幽奥,目境转奇邃。
临涯逼悬流,万雷击山坠。
对面不闻语,但见口开闭。
冰柱万条直,雪岩千片碎。
侧身奔石间,趾酸心病悸。
归卧北窗下,枕边闻水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辔:并驾齐驱。
- 巾屣:头巾和鞋子,这里指换上便装。
-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檀压酒:用檀木压制的酒。
- 百巡:多次巡回,形容饮酒次数多。
- 胾:大块的肉。
- 潞河:河流名。
- 呷:小口地喝。
- 捐:放弃。
- 烦苛:繁琐苛刻的事务。
- 百罚:多次罚酒。
- 幽奥:深邃神秘的地方。
- 悬流:瀑布。
- 万雷击山坠:形容瀑布声音巨大,如同万雷轰鸣。
- 冰柱:冰凌。
- 雪岩:积雪覆盖的岩石。
- 趾酸:脚趾酸痛。
- 心悸:心跳加速,感到害怕。
翻译
一眼望去,满是林木和池塘,孤独的亭子临水而建。四五人并驾齐驱,一见面就换上便装。主人准备了酒器,花下有仆人忙碌。两行檀木压制的酒,百次巡回地供应大块肉。长长的船从潞河驶来,人们的衣服沾满了草的翠绿。潭水中的倒影映照着窗户,游鱼在亭子下小口地喝水。大家放松坐下,抛开繁琐的事务,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水风使人心情舒畅,即使多次罚酒也不醉。乘船深入那幽深神秘之地,眼前的景色变得更加奇妙深邃。临近悬崖,瀑布如万雷轰鸣,仿佛山峰都要坠落。对面的人说话听不见,只能看到嘴巴开合。冰凌如万条直立,雪覆盖的岩石碎成千片。侧身在奔腾的石头间行走,脚趾酸痛,心跳加速,感到害怕。回到北窗下躺下,枕边还能闻到水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与友人在大通桥的欢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和人物活动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潭影见轩窗,游鱼呷亭宇”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后半部分通过对瀑布和冰凌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题瘦马卷 》 —— [ 明 ] 袁宗道
- 《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 —— [ 明 ] 袁宗道
- 《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二 》 —— [ 明 ] 袁宗道
- 《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 —— [ 明 ] 袁宗道
- 《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 —— [ 明 ] 袁宗道
- 《 饮小修所携惠泉 》 —— [ 明 ] 袁宗道
- 《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 —— [ 明 ] 袁宗道
- 《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