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体中归皖城,体中与余有净土之约,故诗中及之

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 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 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你,指吴体中。
  • 匹马:一匹马,指独自一人。
  • 双鱼:古代书信的象征,这里指书信。
  • 宝树:佛教中指珍贵的树木,这里可能指美丽的树木。
  • 朗月:明亮的月亮。
  • 花池:种有花卉的水池。
  • 净土: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何当:何时能够。

翻译

在京城的城门与你分别,何时才能再次携手呢? 我独自一人骑马离去,希望你的书信能安慰我的思念。 微风吹动着珍贵的树木,明亮的月光映照着花池。 我们终将一同前往那净土,所以何必怨恨这短暂的离别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体中的深情告别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中,“都门与子别”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携手复何时”则流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微风、宝树、朗月、花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净土的向往。结尾的“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虽然现在分别,但未来终将一同前往净土,因此不必过于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