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不扬波:形容海上风平浪静。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 婺母:指婺女星,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碧嶂:青绿色的山峰。
- 春酿:春天酿制的酒。
- 小糟:酒糟,酿酒后的渣滓。
- 鸭脚:比喻酒糟的样子。
- 单袷:单衣。
- 鹅毛:比喻轻柔的衣物。
- 明时:清明时代。
- 人杰:杰出的人才。
- 天荒:比喻前所未有或未开化的状态。
- 白袍: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指士人。
翻译
海面平静,风也不呼啸,太平盛世的景象遍布江边高地。陶渊明向东而下,清流悠远,婺女星南来,青翠的山峰高耸。春天酿制的酒,酒糟翻滚如鸭脚,清晨微寒,单薄的衣裳轻如鹅毛。在这清明时代,更喜有众多杰出人才,一举打破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士人们都穿着白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通过“海不扬波风不号”和“太平光景满江皋”等句,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诗中提及陶渊明和婺女星,分别象征着文化和自然的美,增添了诗意。后两句通过对春天酿酒和清晨衣物的细腻描写,进一步以物喻人,表达了时代清明、人才辈出的喜悦。结尾的“一破天荒尽白袍”更是强调了这一时代的非凡与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