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谢恩即事

· 陈繗
玉河桥畔夜将阑,流水声中月半弯。 几曲清歌赓乐府,一天光景净尘寰。 六龙驾下丹霄近,五凤楼前玉笋班。 共拜丹墀瞻咫尺,感恩犹恐报恩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河桥:指皇宫内的一座桥。
  • :尽,晚。
  • :继续,接着。
  • 乐府:古代音乐官署,也指乐府诗。
  • 尘寰:人世间。
  • 六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 丹霄:天空。
  • 五凤楼:古代宫中的楼阁名。
  • 玉笋班:比喻人才济济,如笋并立。
  • 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 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翻译

在玉河桥边,夜晚即将结束,流水声中月亮弯弯。几曲清歌继续着乐府的旋律,一天的光景洗净了尘世的喧嚣。天子驾下的六龙接近了天空,五凤楼前人才如玉笋般并立。共同站在丹墀上,感恩之情深重,担心难以回报这份恩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官员清晨朝见皇帝的场景,通过“玉河桥”、“流水声”、“月半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诗中“六龙驾下”、“五凤楼前”等词句,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官员的尊贵。结尾的“感恩犹恐报恩难”表达了官员对皇帝的深深感激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员的心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皇权的敬畏和对职责的忠诚。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