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岐二主
扈跸都头宋文通,赐姓安知异典隆。
三贼臣魁过瑜建,夺天子罪次全忠。
衰残行法法安在,壮盛加恩恩屡穷。
辞章不逊何须责,皋驿陈兵实首戎。
杜尉衔冤纾主难,李韦溅血使朝空。
城头尚父恭何甚,天下痴人恶共蒙。
一劳永逸时亟失,二难五危从此终。
河东旆反仍翔凤,汴梁鼓震散飞鸿。
天祐虚名虽袭故,蜀吴会檄果谁同。
新唐改步优耆旧,季父藩臣大国崇。
岐邠稍复耕耘政,陇蜀微销苦战埄。
遮道馀民留嗣子,军府仍傍故王宫。
局促辕驹奚足数,当年何德可流风。
五代世家羞并纪,且从杂传附时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跸(hù bì):指随从皇帝出行的官员。
- 都头:古代官职名,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 赐姓:指皇帝赐予的姓氏,表示尊荣。
- 三贼臣魁:指三个叛逆的大臣。
- 夺天子罪:指篡夺皇位的罪行。
- 辞章:指文辞,文章。
- 皋驿:古代驿站名。
- 尚父:古代对功臣的尊称。
- 痴人:指愚昧无知的人。
- 二难五危:指两种困难和五种危险。
- 旆反(pèi fǎn):指旗帜倒转,象征失败或叛变。
- 汴梁:古代地名,今河南开封。
- 天祐:指天命所佑。
- 蜀吴会檄:指蜀国和吴国联合发出的檄文。
- 改步:指改变步伐,比喻改变政策或方向。
- 耆旧:指年老的旧臣。
- 岐邠:古代地名,指岐山和邠州。
- 耕耘政:指农业政策。
- 苦战埄(kǔ zhàn fú):指艰苦的战斗。
- 遮道:指阻挡道路。
- 嗣子:指继承人。
- 军府:指军事指挥机构。
- 局促辕驹:指受限制的小马,比喻受限的人。
- 五代世家:指五代时期的家族。
- 杂传:指杂记传记。
- 时雄:指当代的英雄或豪杰。
翻译
随从皇帝出行的都头宋文通,被赐予姓氏,这特殊的荣耀不知有多么隆重。三个叛逆的大臣超过了瑜建,篡夺皇位的罪行仅次于全忠。在衰败和残破中执行法律,法律又在哪里?在壮盛时期受到的恩宠却屡次穷尽。他的文辞不逊色,何须责备,皋驿陈兵实际上是首领。杜尉含冤解救了主难,李韦溅血使得朝廷空虚。城头上的尚父多么恭敬,天下的愚昧之人却共同蒙受恶名。一劳永逸的时机急速失去,两种困难和五种危险从此终结。河东的旗帜倒转,仍然像凤凰飞翔,汴梁的鼓声震散了飞鸿。天祐的虚名虽然沿袭旧称,蜀国和吴国联合发出的檄文究竟是谁的同盟。新唐改变步伐,优待年老的旧臣,季父作为藩臣受到大国的尊崇。岐山和邠州逐渐恢复了农业政策,陇蜀的艰苦战斗稍微减少。阻挡道路的余民留下了继承人,军事机构仍然依傍着故王宫。受限制的小马何足挂齿,当年有何德行可以流传风范。五代时期的家族羞于并列记载,暂且从杂记传记中附上当代的英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动荡和人物命运。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荣耀与衰败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宋文通、杜尉、李韦等人物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个人命运,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变迁和动荡。诗的结尾提到“五代世家羞并纪,且从杂传附时雄”,表明诗人对于历史的记录和评价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态度,强调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妙位置和影响。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 —— [ 明 ] 郭之奇
- 《 初十立春此日光华四满弥增就日之思 》 —— [ 明 ] 郭之奇
- 《 有怀岐岩新寺因寄悦则讯其近日功程兼以勉之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将至崇德风雷交作大雨如注 》 —— [ 明 ] 郭之奇
- 《 人日立春浮云蔽日使人愁叹而问春 》 —— [ 明 ] 郭之奇
- 《 讯悦则上人 》 —— [ 明 ] 郭之奇
- 《 孟夏念八日奉命册封荆藩德安王并妃就道计程之作 》 —— [ 明 ] 郭之奇
- 《 四怨三愁五情诗 其三 三怨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