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成三主汉二主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众踵陈施。
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
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
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
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
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
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
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廞(zhào xīn):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罗尚: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英武:英勇威武。
- 承基:继承基业。
- 七章:指七篇文章或七条法律。
- 成李:指成功和李姓,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太师:古代官职,三公之一,位极人臣。
- 仁嗣:仁德的后代。
- 吴光: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肠炙:烤肠,此处可能指某种仪式或象征。
- 汉王:指汉朝的君主。
- 窃帝:指篡夺帝位。
- 称藩:承认藩属地位。
- 龚壮: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封事:指封赏之事。
- 应璩(yìng qú):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讽诗:讽刺的诗。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
- 忠孝:忠诚和孝顺。
- 李势: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袁乔: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登陴(dēng pí):登上城墙。
- 长生子:指长生不老的人。
- 橐首(tuó shǒu):低头,表示屈服。
- 龚杜: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翻译
民众追求的利益究竟如何,巴西聚集众人追随陈施。赵廞谋划深藏不露,罗尚为丛林迫使众人离散。起初困难重重,最终相继陨落,前军的英勇威武是继承基业的开始。七篇文章或法律标明了成功和李姓,天地之间怎能没有太师。手持板子在门前空等礼遇,思念兄长却易子而食,反而相互残杀。岂知仁德的后代反而成为暴戾,吴光在肠炙仪式上遇到时机。成运即将终结,突然改为汉朝,汉王篡夺帝位依赖前朝的资本。全国承认藩属地位违背了早先的誓言,几年后自立为天子。徒劳无功地勤于封赏之事,谁会省察应璩的讽刺诗。可怜的处士伤心不已,多年来难以伸张忠孝之思。李势叩头真正善于屈服,袁乔拔剑已登上城墙。颇怀疑妖异的长生不老者,低头在成都,谁是真正的祸首。助逆怎能希望逃脱网罗,传家怎能废弃忠规。略阳归顺后很快发生变化,哲理的言论仅存于龚杜的辞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反映了权力斗争、忠诚与背叛、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人物,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通过对赵廞、罗尚、吴光等人物的描写,诗人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野心、策略和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和孝道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