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寺画竹

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 高僧礼诵馀,味此萧萧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竿:指风吹动的竹子。
  • 不满尺:不足一尺,形容竹子短小。
  • 已饶:已经足够。
  • 千丈势:形容竹子虽然短小,但气势如同千丈高。
  • 高僧: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 礼诵馀:礼拜诵经之后。
  • 味此:品味这。
  • 萧萧趣:萧萧,形容风吹竹叶的声音;趣,趣味。

翻译

风吹动的竹子虽不足一尺长,却已展现出千丈高的气势。修行高深的僧人在礼拜诵经之后,品味这风吹竹叶的萧萧之声,感受其中的趣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中竹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坚韧不拔、气势非凡的赞美。诗中“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的短小与气势的宏大相对照,突出了竹子内在的精神力量。后两句则通过高僧的视角,进一步以禅意的方式品味竹子的萧萧之趣,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