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京城除夕

爆竹沿更响,燕城觉岁除。 客怀元自在,诗兴乃何拘。 大地行藏活,风花点弄迂。 天遭老文侍,华酒幸相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午:指壬午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燕城:指北京,古称燕京。
  • 岁除: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 客怀:旅人的情怀。
  • :原本,本来。
  • 自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诗兴:作诗的兴致。
  • :限制,拘束。
  • 行藏:行踪,生活状态。
  • 风花:风中的花,比喻自然景物。
  • 点弄:点缀,装饰。
  • :迂回,曲折。
  • 老文侍:老朋友,文士。
  • 华酒:美酒。

翻译

壬午年京城除夕,爆竹声声响彻夜空,燕京城感受到了岁月的更替。旅人的情怀本就自由自在,作诗的兴致又怎会被拘束呢?大地上的行踪和生活状态灵活多变,风中的花儿点缀着曲折的景致。上天赐予我老友文士相伴,幸好有美酒相伴,让我们愉快地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壬午年京城除夕的景象,通过爆竹声、岁除的氛围,表达了旅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客怀元自在,诗兴乃何拘”展现了诗人不受拘束的创作态度。后两句以大地和风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多变和自然景物的美丽。结尾提到与老友共饮美酒,增添了节日的温馨和欢乐气氛。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