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日

虽贫还讲讳,兹事俗之常。 时节难虚度,杯盘秪自伤。 五鼎终难具,千秋敢易忘。 痴儿虽未了,清白永流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讳日:指家中有人去世的日子,通常在这一天要避免举行喜庆活动,以示哀悼。
  • 五鼎:古代贵族用来烹饪和盛放食物的五个鼎,象征着富贵和尊贵的生活。
  • 千秋:指很长的时间,比喻永久。
  • 痴儿:指作者自己,谦称自己虽然愚钝,但仍坚守清白。

翻译

尽管家境贫寒,但还是要遵守忌讳的日子,这是习俗中的常理。 节日难以虚度,独自饮酒进食,心中只有悲伤。 虽然难以拥有五鼎那样的富贵生活,但千秋万代也不敢忘记。 我这愚钝之人虽然未能完全明了,但清白的品格将永远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忌讳之日的心情,尽管生活贫困,但仍坚守传统习俗,不虚度节日。诗中“五鼎终难具,千秋敢易忘”体现了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与对清白品格的坚持。最后两句自谦中透露出对清白品格的自豪,表达了作者坚守道德原则的决心。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