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邝筠巢:人名,诗人的朋友。
- 陈献章:明代诗人。
- 城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 扶溪: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住地。
- 百回春:指多次经历春天。
- 里中:指居住的社区或村庄。
- 物态:事物的状态或景象。
- 三代:指古代的夏、商、周三代,这里比喻陈献章家族的古朴和高尚。
- 诸郎:指陈献章的子侄辈。
- 一官贫:指虽然有官职但生活贫困。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这里泛指远方。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重要的地方。
翻译
我身处城市,尘埃不染我身,我在扶溪旁,看着春天一次次来临。 社区中的景象已与往昔不同,墙外的桃花正新鲜上市。 这位老者的直率和古朴,让人想起三代的高尚,他的子侄们虽有官职,生活却很清贫。 遥望楚地的天空,何处能让我回首往事,目光所及,襄阳已不见故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城郭与扶溪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城郭尘埃不到身”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也暗示了他与喧嚣世界的距离。后文通过对“里中物态”和“墙外桃花”的描绘,进一步以物是人非的景象,抒发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哀愁。结尾的“楚天何处堪回首,目断襄阳不见人”则深化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以及对故人不在的无奈和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感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新春书怀 》 —— [ 宋 ] 孙应时
- 《 早春送友至金陵美术学校肄业 》 —— [ 清 ] 徐骘民
- 《 正月大雨雪遣怀 》 —— [ 明 ] 李梦阳
- 《 早春闲居十首效天随体 》 —— [ 清 ] 钱曾
- 《 甲子初春赋得今岁花前五十五 》 —— [ 明 ] 屈大均
- 《 钟山法云彦上人留中餐罢游草堂寺 》 —— [ 宋 ] 贺铸
- 《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长倩三隐君及儿子允文过湖上邓尉聚坞诸山为十日游制三百字 》 —— [ 明 ] 张元凯
- 《 建福宫新春 其三 》 —— [ 清 ] 弘历